博硕肥腯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
例子家有水牛一,博硕肥途,爱之特甚。(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基础信息
拼音bó shuò féi tú
注音ㄅㄛˊ ㄕㄨㄛˋ ㄈㄟˊ ㄊㄨˊ
繁体博碩肥腯
感情博硕肥腯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肥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博硕肥腯的意思解释、博硕肥腯是什么意思由旁听词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博古通今 |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博士买驴 |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博大精深 |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
博学多才 |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
博学多识 |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
博学多闻 |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博学审问 | 博:广;审:详尽细密。广泛学习,详细询问。 |
博施济众 |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博洽多闻 |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博而不精 |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
博览五车 |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
博览群书 |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
博识多通 |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
博通经籍 |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
博采众长 |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博闻多识 |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博闻强志 | 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博闻强记 |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博闻强识 |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
吃肥丢瘦 | 比喻专做占便宜的事。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嫌肥挑瘦 | 挑肥拣瘦。 |
学识渊博 | 指学识深而且广。 |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 抽:提取;补:补助。指提取多余的补益不足的。 |
损公肥私 |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旁收博采 | 广泛收集采纳。 |
旁求博考 | 多方搜求,广泛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