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博硕肥腯博硕肥腯的故事

博硕肥腯的成语故事


拼音bó shuò féi tú

基本解释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


暂未找到成语博硕肥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博硕肥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博古通今《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博士买驴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博大精深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博学多才《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博学多识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博学多闻《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博学审问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施济众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博洽多闻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博而不精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博览五车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博览群书《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博识多通
博通经籍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博采众长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博闻多识《魏书 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博闻强志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博闻强记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博闻强识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吃肥丢瘦向春《煤城激浪》:“你背着我,吃肥丢瘦。”
地大物博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嫌肥挑瘦
学识渊博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同时坚决地团结中农,保护富裕中农,给富农以经济出路。”
损公肥私《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旁征博引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旁收博采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怗毕》:“裴松之之注《三国》也,刘孝标之注《世说》也,偏记杂谈,旁收博采。”
旁求博考鲁迅《“皇汉医学”》:“引用书目多至一百余种,旁求博考,洵大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