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尊王攘夷尊王攘夷的意思
zūnwángrǎng

尊王攘夷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基础信息

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注音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ˇ 一ˊ

感情尊王攘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尊王攘夷的意思解释、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由旁听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买王得羊①谓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争权攘利见“争权夺利”。
二帝三王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以夷伐夷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以夷制夷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伐善攘羭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侯王将相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免开尊口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公子王孙指王公贵族子弟
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化险为夷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北斗之尊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匪夷匪惠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匪夷所思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千乘之王千:极言其多。指天子。
唯我独尊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惟:只有;尊:地位或辈分高。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天王老子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夷为平地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夷然自若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威尊命贱威:威力。法令尊严、生命贱微,指军令如山倒,宁可牺牲生命,不得抗令。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
安内攘外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安富尊荣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定于一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