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1 个偃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ǎo yǎn fēng cóng草偃风从 | 见“风行草偃”。 | |
yǎn gé wéi xuān偃革为轩 |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 《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
yǎn wǔ xiū wén偃武修文 |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
tāo gē yǎn wǔ韬戈偃武 | 收藏兵器,停止武备。谓息兵修文。 | 《隋书·炀帝纪》:“译靡绝时,书无虚目,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
yǔ shì yǎn yǎng与世偃仰 | 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 《荀子 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
qǐ yǎn wéi shù起偃为竖 | 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繇传》:“繇欲轻减大辟之条,以增益刖刑之数,此即起偃为竖,化尸为人矣。” |
rì jiǎo yǎn yuè日角偃月 | 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 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梁后]选入掖庭,相工茅通见之,惊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未尝见之。’于是以为贵人。” |
cǎo yǎn fēng xíng草偃风行 | 见“风行草偃”。 | |
huà ruò yǎn cǎo化若偃草 | 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yǎn qí xī gǔ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
yǎn shǔ yǐn hé偃鼠饮河 | 比喻所需极有限。 |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