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面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面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fěn shì mén miàn粉饰门面粉饰:打扮,装饰。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各级参议会、新县制等,都是粉饰门面的欺人摆设。”
miàn běi méi nán面北眉南谓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既然是你为我来,须回避,且做个面北眉南,你东咱西。”
miàn cóng bèi yán面从背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
rén shēng miàn bù shú人生面不熟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孩子见大郎如此待得他好,心里虽也欢喜,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妥贴,还想要去。”
gé miàn liǎn shǒu革面敛手指改恶从善,不敢恣意妄为。唐·独孤及《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耻格。”
miàn hóng miàn lǜ面红面绿见“面红面赤”。《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liǎng tóu bái miàn两头白面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
méng miàn sàng xīn蒙面丧心蒙:包,遮蔽。遮起脸面,不讲良心。比喻厚颜无耻,伤天害理。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
miàn yǐn tíng zhēng面引廷争同“面折廷争”。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
ěr wén bù rú miàn jiàn耳闻不如面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汉朝刘向《说苑 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miàn yǒu nán sè面有难色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
lú shān zhēn miàn庐山真面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清 杨伦《<杜诗镜铨>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yī miàn rú jiù一面如旧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晋书 张华传》:“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
zhū yán fěn miàn朱颜粉面粉:白色。红颜白面,指涂脂抹粉的女子。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八义记·驸马赏灯>》:“金鼎热风脑龙肝,花烛映朱颜粉面。”
miàn miàn jù yuán面面俱圆同“面面俱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只有单道台却做了一个面面俱圆:抚台见面夸奖他,说了能办事;领事心上也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见了抚台亦很替他说好话;至于绅衿一面,一直当他是回护百姓的,更不消说得了。”
fǎn miàn jiào yuán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指能从反面教育人民的人或事。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反面教员。”
yǎng miàn cháo tiān仰面朝天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九回:“江樊往后退了几步,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
bù shí jú miàn不识局面犹不识时务。《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说不得。”
fǎn miàn jiào cái反面教材消极的供教学用的资料。借指坏的典型。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miàn shòu jī yí面授机宜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宋 苏轼《与孙子思七首》:“书四纸,并药方驰上方,须面授其秘也。”
fāng fāng miàn miàn方方面面事情或事物的多面。张贤亮《青春期》:“使我直到如今才突然发现她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与我不同,与这个可恶的世界不同。”
sì miàn bā fāng四面八方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嗔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
bù kàn fó miàn kàn jīn miàn不看佛面看金面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王统照《银龙集·站长》:“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
miàn yú bèi huǐ面谀背毁见“面誉背毁”。宋·陈文蔚《双溪书院揭示》:“惟自近世以来,朋友道弊,群居之时,笑侮戏谑,面谀背毁,善不相告,失不相正。”
qiú shǒu gòu miàn囚首垢面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xīn cí miàn ruǎn心慈面软心地慈和,拉不下脸面。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我又是个心慈面软的人,凭心撮弄我,我还是一片痴心。”
miàn cóng hòu yán面从后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婉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tǐ tǐ miàn miàn体体面面指人光彩荣耀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看来这件事可以做得体体面面,把老人家送回家去。”
sì miàn chǔ gē四面楚歌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miàn rú fāng tián面如方田面:脸。脸方得像“田”字,指富贵相。《南齐书·李安人传》:“帝大惊,目安人曰:‘卿面如方田,状封侯也。’”
sù miàn cháo tiān素面朝天天:是指皇上。不施脂粉而朝见皇帝。现在多指女人既美貌又自信,不需要化妆就敢出头露面。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唐玄宗)封大姨为 韩国夫人 ,三姨为 虢国夫人 ,八姨为 秦国夫人 。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然 虢国 不施粧粉,自衒美艷,常素面朝天。”
xiào miàn hǔ笑面虎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宋·庞元英《谈薮》:“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虎。”
fāng miàn dà ěr方面大耳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dōng fēng rén miàn东风人面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
ròu tǎn miàn fù肉袒面缚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北史·列女传》:“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
féi tóu dà miàn肥头大面见“肥头大耳”。《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niú tóu bù duì mǎ miàn牛头不对马面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
rén miàn gǒu xīn人面狗心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miàn rú sǐ huī面如死灰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淮南子 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nù róng mǎn miàn怒容满面满脸怒气。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老残看刚弼怒容满面,连声吆喝,却有意呕着他顽,便轻轻的说道:‘你先莫问我是什么人,且让我说两句话。’”
huī tóu tǔ miàn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jīng fēng yǔ,jiàn shì miàn经风雨,见世面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毛泽东《组织起来》:“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
péng tóu gòu miàn蓬头垢面蓬:蓬草;散乱 ;垢:污秽;脏。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魏书 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miàn shì xīn fēi面是心非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从来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rè cháng lěng miàn热肠冷面热心肠,冷面孔。形容内心热情,表情却冷漠。
méi nán miàn běi眉南面北彼此不和谐。也指分隔两地,不能相见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见了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饥嗔的这饱喜,则为我无过犯难投牢相机。”
miàn miàn jù dào面面俱到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miàn cóng fù fēi面从腹非从:听从,顺从。表面顺从,心里反对。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3回:“世兄果不嫌家伯语重,何难回头是岸,万不可面从腹非。”
bā miàn shǐ fēng八面驶风驶:驾驭。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转,吃得开老舍《神拳》第三幕:“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wēi fēng bā miàn威风八面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
bù xué miàn qiáng不学面墙面墙:面对墙壁,一无所见。形容不学习而无知。《尚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yī miàn zhī yǎ一面之雅见“一面之交”。田汉《关汉卿》第七场:“女的我不认识,跟这关汉卿倒有一面之雅。”
xiào miàn yè chā笑面夜叉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bàn miàn zhī jiù半面之旧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
miàn miàn jiē dào面面皆到见“面面俱到”。清·梁章钜《楹联续话·挽词》:“后数日而部行新令始至,复令改制一联,云:‘来去有前因,遗范难忘联襼日;宽严能并济,新恩惜在盖棺时。’则面面皆到矣。”
lú shān miàn mù庐山面目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清 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miàn wú rén sè面无人色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bā miàn shòu dí八面受敌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miàn miàn yuán dào面面圆到见“面面俱到”。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所以看客对于他们不很敬畏,也不大留心,除了念佛老妪和她的孙子们为面面圆到起见,也照例给他们一个‘不胜屏营待命之至’的仪节。”
huī tóu cǎo miàn灰头草面佛教语,指菩萨为度化众生而随机应现各种混同凡俗的化身。也指面容污秽或讨了没趣懊丧的样子。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娘子,灰头草面不打扮,倘或江上遇着相知朋友,怎生厮见。”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wú yuán duì miàn bù xiāng féng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fěn shì chǎng miàn粉饰场面粉饰:打扮,装饰。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邹韬奋《抗战以来·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的前夜》:“在昆明的几位教授参政员,也多感觉到仅仅粉饰场面,实在没有意思。”
miàn lěng yán hèng面冷言横横:粗暴。面孔冷漠,说话蛮横。高阳《清宫外史》:“格尔思表示,条约改议,外国尚有之,罪使从古未有。面冷言横。”
hàn liú mǎn miàn汗流满面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鲁迅《彷徨 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gǎi tóu huàn miàn改头换面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liǎng miàn sān dāo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dāng miàn shū xīn bèi miàn xiào当面输心背面笑比喻当面显得十分亲热,背后却在捣鬼。鲁迅《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因为中国向来就是‘当面输心背面笑’,正不必‘新的时代’的青年才这样。”
yóu tóu fěn miàn油头粉面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
miàn zhé tíng zhēng面折廷争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bā miàn yuán tōng八面圆通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qīng miàn liáo yá青面獠牙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明 汤显祖《牡丹亭 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bā miàn zhāng luó八面张罗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虽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tiě miàn wú sī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miàn huáng jī shòu面黄肌瘦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ěr tí miàn mìng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qiān lǐ yóu miàn千里犹面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旧唐书·房玄龄传》:“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biǎo miàn wén zhāng表面文章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rén miàn shòu xīn人面兽心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rén miàn guǐ xīn人面鬼心指表面很好,内心很坏。
fǎn miàn wú qíng反面无情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明 邵璨《香囊记》:“他也是一个君主,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
miàn rú mǎn yuè面如满月脸盘白白的、圆圆的像满月一样。形容相貌白净丰满而有神采。《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其相貌也,面如满月,目若青莲。”
miàn hóng jǐng chì面红颈赤见“面红耳赤”。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miàn hóng ěr rè面红耳热见“面红耳赤”。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qiú shǒu sàng miàn囚首丧面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宋·苏洵《辨奸论》:“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情也哉?”
miàn rú huī tǔ面如灰土同“面如土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xiū cán mǎn miàn羞惭满面满脸是羞惭的表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贾珍听见是贾琏的声音,唬了一跳,见贾琏进来,不觉羞惭满面。”
tiě miàn qiāng yá铁面枪牙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明 李贽《咏古》之一:“卧薪尝胆为吞吴,铁面枪牙是丈夫。”
miàn mìng ěr tí面命耳提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宋 刘克庄《拟撰科诏回奏》:“词意有未稳处,仰荷明主亲酒奎画,不啻面命耳提。”
tiě miàn yù shǐ铁面御史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宋史·赵抃传》:“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mǎ miàn niú tóu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西湖二集 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没慈心的马面牛头,两股叉,两条鞭,恶恶狠狠。”
miàn miàn xiāng kuī面面相窥同“面面相觑”。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窥。”
xiào róng mǎn miàn笑容满面满脸呈现着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颜色。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6卷:“张劭笑容满面,再拜于地。”
táo huā rén miàn桃花人面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miàn rú tǔ sè面如土色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额。”
miàn bì gōng shēn面壁功深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mǎn miàn chūn fēng满面春风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miàn rú guān yù面如冠玉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形容男子的美貌。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