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关山阻隔关山阻隔的故事

关山阻隔的成语故事


拼音guān shān zǔ gé

基本解释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出处元 郑德辉《 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暂未找到成语关山阻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关山阻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丸泥封函谷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鹗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一叶迷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 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七推八阻明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试》:“我教你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这许多说话。”
万水千山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三叠阳关宋 周邦彥《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不关紧要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此事也不关紧要,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
不识庐山真面目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泰山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丘山之功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丛山峻岭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煤矿的空中索道,越过了丛山峻岭。”
东山之志《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东山再起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东山高卧《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中山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丸泥封关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举鼎拔山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义山恩海元·柯丹丘《荆钗记·忆母》:“欣然便周全助路费,召共居,感此义山恩海深难弃。”
事不关己《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莆仙戏《父子恨》:“古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人命关天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人山人海《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人心齐,泰山移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人心齐泰山移蚂蚱还有四两肉一个萝卜一个坑咱们怎么就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呢?”
他山之石《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