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全神贯注全神贯注的故事

全神贯注的成语故事


拼音quán shén guàn zhù

基本解释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暂未找到成语全神贯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全神贯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仍旧贯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一应俱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一路神祇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5回:“因指着应伯爵、谢希大说道:‘这两个天杀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
万全之策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万贯家财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牛璘有万贯家财,在赵江梅家作赘。”
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两全其美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丰神异彩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金貂记·鄂公庆奉〉》:“尤妙,晚景逍遥,丰神异彩,德类傅伊周召。”
丰神绰约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回观看的,何止挨山塞海,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若并蒂芙蓉。”
五味俱全《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人怨神怒《晋书 孔愉传》:“天罚既集,罪人斯殒,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
人神同嫉杨玉如《辛亥革命著记》第五章:“虐政密如蛛网,生民坠于涂炭,人神同嫉,天地不容。”
人逢喜事精神爽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令人神往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以偏概全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倾耳注目《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做神做鬼《红楼梦》第四七回:“既这么样,怎么不进来,以做神做鬼的?”
做鬼做神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商议定了,做鬼做神,来弄送我。”
全其首领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全军覆没《旧唐书 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全军覆灭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全力以赴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全受全归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全家福张爱玲《浮花浪蕊》:“多数是住宅外阳光中的小照片,也有照相馆拍的全家福。”
全局在胸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全心全意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全无人性
全无心肝《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无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