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揭箧探囊揭箧探囊的故事

揭箧探囊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ē qiè tàn náng

基本解释盗窃箱笼等财物。同“揭箧担囊”。

出处《旧唐书·酷吏传序》:“虽云固矣,而犹逾坦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后,何者?”


暂未找到成语揭箧探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揭箧探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中饱私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书囊无底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倒箧倾囊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典钗》:“索将他倒箧倾囊,付质求沽尽易钱。”
倒箧倾筐清 刘大櫆《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责券,苟有利于人,倒箧倾筐恐后也。”
倾囊倒箧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不上一年,倾囊倒箧,骗得一空。”
倾筐倒箧叶圣陶《感同身受》:“许把来意倾筐倒箧说完了,心头仿佛松快一点。”
唇揭齿寒
囊中取物《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囊匣如洗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小人投人不着,囊匣如洗,无面目还乡。”
囊橐萧然《重修扬州府志》第48卷:“以疾归,囊橐萧然,图书数卷而已。”
囊漏储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邹鲁公云‘囊漏储中’,皆其类也。”
囊漏贮中汉·贾谊《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欤?”
囊萤映雪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囊萤照书《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囊萤照雪《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囊里盛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帷灯箧剑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箧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真正令我难解。”
慷慨解囊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掀天揭地宋 辛斆《<寇忠愍诗集>后序》:“莱公两朝大臣,勋业之盛,掀天揭地。”
探玄珠《叔苴子·外编》:“昔人闻赤水中有玄珠也,相与沐而探之。”
探观止矣
揭不开锅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常揭不开锅。”
揭债还债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0回:“那才是揭债还债,窟窿常在。”
揭竿四起李大钊《国情》:“然历代君人为人之君者,必以省刑罚、薄税敛为戒,其民始相安于无事,否则揭竿四起矣。”
揭竿而起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斩木揭竿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斩竿揭木清·褚人获《坚瓠补集·关社引》:“维兹六月,忽有斩竿揭木之事。”
映雪囊萤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 车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