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才兼文武才兼文武的意思
cáijiānwén

才兼文武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八回:“故博王友文,才兼文武,识达古今。”


基础信息

拼音cái jiān wén wǔ

注音ㄘㄞˊ ㄐ一ㄢ ㄨㄣˊ ㄨˇ

感情才兼文武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文武全才。

近义词文武双全

反义词不文不武

英语be endowed with civil and martial virtue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才兼文武的意思解释、才兼文武是什么意思由旁听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介之才微小的才能。
一代文宗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
一十八般武艺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一文不名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一文如命见“一钱如命”。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一波才动万波随指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
一纸空文一张没有用处的空头公文;指没有用处不能兑现的文件。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
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不文不武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不直一文见“不直一钱”。
不立文字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不羁之才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乃武乃文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二者不可得兼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人才济济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人才辈出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人才难得难:困难,不容易。得:获得。有才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以文乱法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任重才轻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众建贤才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佳人才子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倍道兼行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倍道兼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