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庖丁解牛庖丁解牛的意思
páodīngjiěniú

庖丁解牛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例子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基础信息

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注音ㄆㄠˊ ㄉ一ㄥ ㄐ一ㄝˇ ㄋ一ㄡˊ

正音“庖”,不能读作“pāo”、“bāo”。

感情庖丁解牛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辨形“庖”,不能写作“疱”。

近义词得心应手如臂使指

英语dismember an ox as skillfully as a cook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的意思解释、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由旁听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丁点儿形容极少或极小。
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丁公凿井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丁宁周至丁宁:再三嘱咐;周至:周到,细致。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形容办事周到。
不求甚解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不解之缘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不识一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且听下回分解分解:叙述。宋元以来章回小说结束语。
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九牛二虎之力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九牛拉不转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买牛息戈犹言卖剑买牛。
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人丁兴旺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休牛放马休:休息。将牛马放牧,停止军用。比喻天下太平,停止战争。
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冰散瓦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冰消瓦解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冰解的破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刃迎缕解比喻顺利解决。
分化瓦解瓦解:制瓦时先用陶土制成圆筒形;再分部为四片;即成瓦。使对方的力量分裂、离散。
初生牛犊不怕虎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卖刀买牛刀:武器。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