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甲曳兵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例子杀得冷军左支右绌,只好弃甲曳兵,败阵下去。(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qì jiǎ yè bīng
注音ㄑ一ˋ ㄐ一ㄚˇ 一ㄝˋ ㄅ一ㄥ
繁体棄甲曳兵
正音“曳”,不能读作“xiè”。
感情弃甲曳兵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辨形“曳”,不能写作“戈”。
英语throw away their 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弃甲曳兵的意思解释、弃甲曳兵是什么意思由旁听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十八般兵器 | 泛指各种兵器。 |
丢盔卸甲 |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
二卵弃干城 | 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
仁义之兵 |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
佳兵不祥 |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先礼后兵 |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
全民皆兵 | 谓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兴兵动众 | 同“兴师动众”。 |
兵不厌诈 |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
兵不由将 |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
兵不血刃 |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
兵以诈立 |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兵多将广 |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
兵多者败 | 指兵卒过多的军队,常常会吃败仗,因为兵将各有所恃,号令不齐。 |
兵强则灭 | 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
兵强将勇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兵强马壮 |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兵慌马乱 |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兵戈抢攘 | 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兵无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