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己成物成己成物的意思
chéngchéng

成己成物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例子明·李贽《初潭集·君臣四·能臣》:“一进见之顷,奏琴之间,而没者以慰,生者以荣,成己成物,道在兹矣。”


基础信息

拼音chéng jǐ chéng wù

注音ㄔㄥˊ ㄐ一ˇ ㄔㄥˊ ㄨˋ

感情成己成物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自身有成就,也要其它人有成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的意思解释、成己成物是什么意思由旁听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举成名原指一旦科举及举;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将功成万骨枯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一成不变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一气呵成呵:呼气。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一个波浪还没形成,另一个波浪又起来了。
一物一主一件物品有一个主人。指物品有归宿。
一蹴而成见“一蹴而就”。
七步成章同“七步成诗”。
万物之灵万物: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灵:聪明、灵巧。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指人而言。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三五成群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三人成市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三人成虎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三怨成府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不成方圆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打不成器打:打磨,打造。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久病成医人病久了;也就像医生一样熟知医理药性。比喻经过多次磨难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习与性成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习非成是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