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以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以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yǐ duō wèn yú guǎ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指有才干、学识丰富的人虚怀若谷敢于向没才干、学识少的人请教。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yǐ rén wéi jìng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yǐ zhí bào yuàn以直抱怨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lè yǐ wàng yōu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yǐ yù wéi shǎng,yǐ huǐ wéi fá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誉:赞扬;毁:批评。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yǐ yī dāng shí以一当十一个人可抵挡十个人。形容以少胜多;英勇善战。《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yǐ ruò zhì qiáng以弱制强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yǐ shòu qí jì以售其伎售:推销,推行;伎:伎俩。用来推行他的奸计。唐·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偷一旦之容以售其伎,吾无有也。”
yǐ yí zhì yí以夷制夷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yǐ xué yù yú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jiǎn yǐ yǎng lián俭以养廉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yǐ yù jìn néng以誉进能根据人们的称誉去进用贤能。
yǐ shēn shì fǎ以身试法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yǐ diǎn dài miàn以点带面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dài rén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清·罗泽南《与蒋瀛海书》:“取古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调和其血气。”
zhī qí rán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如此。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yǐ huǒ jiù huǒ,yǐ shuǐ jiù shuǐ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用火来救火灾,用水来救水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其势。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yǐ dú gōng dú以毒攻毒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yǐ lù wéi mǎ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yǐ rén wéi jiàn以人为鉴《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后以“以人为鉴”谓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zuò yǐ dài bì坐以待毙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yǐ dé bào dé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nán yǐ wéi jì难以为继难于继续下去。《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qī yǐ qí fāng欺以其方欺:欺骗;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坏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骗别人。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yǐ shā zhǐ shā以杀止杀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yǐ dé zhuī huò以德追祸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韩非子 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yǐ é chuán é以讹传讹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yǐ dé bào yuàn以德报怨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mín yǐ shí wéi běn民以食为本民众以粮食为根本。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民以食为本。”
yǐ fǎ wéi jiào以法为教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韩非子 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chāo yǐ xiàng wài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é yǐ zī é讹以滋讹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清 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而无如市井仓皇,讹以滋讹,几于三人成虎。”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yǐ luǎn jī shí以卵击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kān yǐ gào wèi堪以告慰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魏巍《我们唾弃那种中国人》第二章:“近年来,我对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同和好评,堪以告慰。”
liáo yǐ sè zé聊以塞责聊:姑且;塞:搪塞;应付。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yǐ yáng yì niú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yǐ shēn zuò zé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yǐ yè xù zhòu以夜续昼犹言以夜继日。《南史·谢灵运传》:“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
rén yǐ qún fēn人以群分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yǐ zhàn qù zhàn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qī qī yǐ wéi bù kě期期以为不可期期:口吃的样子。坚决不同意的样子。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yǐ zhǐ cè hé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yǐ wēi wéi ān,yǐ luàn wéi zhì以危为安,以乱为治治:合理。把危亡当作安定,把祸乱当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远见,看不到潜在的危机。汉·贾谊《治安策》:“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yǐ yì dài láo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yǐ zé liàng shī以泽量尸谓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清·顾炎武《羌胡引》:“四入郊圻躏齐鲁,破邑屠城不可数,刳腹绝肠,折颈折颐,以泽量尸。”
liáo yǐ jiě cháo聊以解嘲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子美困顿于山川,盖为不知者诟病,以为拙于生事,又往往讥议宗文、宗武失学,故聊解嘲耳。”
yǐ ròu sì hǔ以肉餧虎比喻白白地送死。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今赴秦军,如以肉餧虎,当何益也。”
yǐ yī chí wàn以一持万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yǐ zhàn yǎng zhàn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yǐ qiáng líng ruò,yǐ zhòng bào gu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仗着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对方。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xǔ yǒu yǐ sǐ许友以死许:应许。朋友以死相许。形容重友谊。《周礼·曲礼上》:“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cán mín yǐ chěng残民以逞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以残害人民来达到罪恶目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é yǐ chuán é讹以传讹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yǐ yǎng shāng shēn以养伤身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yǐ xiǎo jiàn dà以小见大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yán zhèn yǐ dài严阵以待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yǐ gōng miè sī以公灭私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蔡沈集传:“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
yè yǐ jì rì夜以继日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shì yǐ mì chéng事以密成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韩非子·说难》:“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shì mù yǐ dài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cháng cǐ yǐ wǎng长此以往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鲁迅《书信集 二五六 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xū wèi yǐ dài虚位以待留着位置等待。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kuān yǐ dài rén宽以待人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yǐ mò xiāng rú以沫相濡沫:唾沫;口水;濡:沾湿;润泽。用唾沫互相湿润。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yǐ jié wéi zhí以讦为直讦:攻击别人短处或揭发别人隐私;直:直率。用攻击别人的短处,揭发别人隐私来表达自己的直率。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恶缴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以讦为直者。”
qiáo shǒu yǐ dài翘首以待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王朔《无人喝彩》:“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rì yǐ jì yè日以继夜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yǐ yí fá yí以夷伐夷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bù suí yǐ zhǐ不随以止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kǎi dāng yǐ kāng慨当以慷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quán lì yǐ fù全力以赴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guó yǐ mín wéi běn,mín yǐ shí wéi tiān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本: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天:指生存的首要条件。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
dàn yǐ gān yán啖以甘言啖:引诱;甘:甜。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宋·陈亮《酌古论·孙权》:“啖以甘言,效其珍物,有求则从,惟恐少拂其意。”
ài rén yǐ dé爱人以德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nán yǐ zhì xìn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xiáng rén yǐ xīn降人以心降:降服。使人心服。《三略·下略》:“圣人之政,降人以心;贤人之政,降人以礼。”
yǐ dé fú rén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yǐ huá zhì huá以华制华华:中国人;制:控制。用中国人控制中国人。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xué yǐ zhì yòng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jiǎ yǐ cí sè假以辞色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明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
yǐ lì lěi xíng以利累形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yǒu shēng yǐ lái有生以来从出生到现在。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题目是‘藤文公为世子四章’,我有生以来,从没有做过这样长的题目。”
yǐ lǐ fú rén以理服人服:说服。用道理说服别人。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méng yǐ yǎng zhèng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xū zuǒ yǐ dài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yǐ quán wéi yú以筌为鱼筌:捕鱼的竹器。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比喻满足对事物表面肤浅认识,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质。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yǐ shǒu jiā é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宋 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wàng hū suǒ yǐ忘乎所以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zì yǐ wéi dé jì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bù zhī suǒ yǐ不知所以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yǐ róu zhì gāng以柔制刚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yǐ bàn jī bèi以半击倍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击倍。”尹知章注:“敌国器备,不可施行;故此虽半,可以击彼之倍。”
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