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行尸走肉行尸走肉的意思
xíngshīzǒuròu

行尸走肉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出处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例子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行尸走肉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基础信息

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

注音ㄒ一ㄥˊ ㄕ ㄗㄡˇ ㄖㄡˋ

繁体行屍走肉

正音“行”,不能读作“háng”。

感情行尸走肉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尸”,不能写作“师”。

辨析行尸走肉和“酒囊饭袋”;都指庸庸碌碌的人。但行尸走肉偏重在“没有灵魂”;“酒囊饭袋”偏重于“不会做事”。

谜语僵尸

近义词酒囊饭袋行尸走骨

英语an utterly worthless person(a walking corpse)

俄语живой труп(тунеядец)

日语生(い)けるしかば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行尸走肉的意思解释、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由旁听词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一言一行每句话,每个行动。
七十二行泛指各行各业。
丈人行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行:行辈。指长辈。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三句不离本行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三尸暴跳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处流传。
不虚此行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东走西顾比喻顾虑多。
中风狂走中风:像中了邪一样;狂走:发狂般奔跑。形容举止失常,放纵癫狂
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乘云行泥比喻地位高下悬殊。
九行八业指各种行业。
事在必行事情非做不可。
亲如骨肉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仗义行仁注重义气,施行仁德。
代拆代行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