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斩将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例子即使搴旗斩将,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qiān qí zhǎn jiàng
注音ㄑ一ㄢ ㄑ一ˊ ㄓㄢˇ ㄐ一ㄤˋ
繁体搴旗斬將
感情搴旗斩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英勇善战。
英语capture enemy flags and behead their general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搴旗斩将的意思解释、搴旗斩将是什么意思由旁听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东方将白 | 天将破晓。 |
侯王将相 | 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先斩后奏 | 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兵不由将 |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
兵多将广 |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
兵强将勇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出入将相 | 犹出将入相。 |
出将入相 |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
别树一旗 | 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
千夫所指,无疾将死 | 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哼哈二将 |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
器满将覆 | 见“器满则覆”。 |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 祯祥:吉兆。国家兴盛必定有某种征兆。 |
国将不国 |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
备位将相 | 备位:充数,徒有其位。指白占据将相要位。 |
大厦将倾 |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
大厦将颠 | 喻情势危急,频临崩溃。 |
大命将泛 | 大命:国家的命运;泛:通“覂”,倾覆。形容国家即将覆灭。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将伯之助 | 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