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23 个害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kāi lì chú hài开利除害 | 犹言兴利除弊。 | 汉·贾谊《新书·立后义》:“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 |
xīn fù zhī hài心腹之害 | 心腹:比喻要害。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
yí hài wú qióng遗害无穷 | 留下无穷的祸患。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1回:“可见为人切忌不可取那娼妇,不止丧了家私,还要污了名节,遗害无穷。” |
yuǎn hài quán shēn远害全身 | 保全自身,远离祸害。 | 《梁书·袁昂传》:“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 |
jī zhòng yào hài击中要害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后汉书 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
jìn chán hài xián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bìng mín hài guó病民害国 | 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 清 严复《救亡决论》:“从未问津,致一是云为,自亏自损,病民害国,暗不自知。” |
dù guó hài mín蠹国害民 |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
móu cái hài mìng谋财害命 | 谋:谋求;谋取。图谋钱财;残害性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也只是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 |
jìn lì chú hài进利除害 | 犹言兴利除害。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 |
dù néng hài xián妒能害贤 | 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
fáng gōng hài néng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汉·李陵《答苏武书》:“而防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 |
yǒu bǎi hài ér wú yī lì有百害而无一利 | 百害:泛指许多坏处。有许多坏处,没有一点好处。 | |
yǔ hǔ chú hài与民除害 | 替百姓除祸害。 |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元恶大憝,心当枭夷。” |
hài qún zhī mǎ害群之马 | 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 宋 刘安世《尽言集 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 |
bì hài jiù lì避害就利 |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 《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
qiú shēng hài yì求生害义 | 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 《晋书·孝愍帝纪》:“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
pī kōng pān hài劈空扳害 | 劈空:什么都没有;扳:通“攀”,牵扯。毫无根据地栽赃陷害。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与众人不曾识面,不知何人仇恨,指使劈空扳害。” |
xiǎo yǐ lì hài晓以利害 | 晓: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 | 《北齐书 薛修义传》:“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 |
qù hài xīng lì去害兴利 | 去:除掉;兴:兴办。去掉有害的兴办有利的。 | 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佐河阳军,任事去害兴利。” |
lì hài dé shī利害得失 |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
hài rén bù qiǎn害人不浅 | 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
chú xié qù hài除邪去害 | 邪:邪恶。铲除邪恶,去掉祸害。 |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长国姑除邪去害,保忠良重镇关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