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3 个硬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ēng lā yìng zhuài生拉硬拽 | 按主观愿望办事而不管别人的意愿或客观的条件是否允许,比喻牵强附会。 | 李晓明《平原枪声》:“杨百顺便指挥那两个伙计一齐动手,生拉硬拽地把她弄走了。” |
sǐ chán yìng mó死缠硬磨 | 指一味不休的纠缠某人或某事。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要不然张彪怎么会死缠硬磨不肯放过她呢!” |
jī làn zuǐ bā yìng鸡烂嘴巴硬 | 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 |
yìng gǔ tóu硬骨头 | 坚强不屈,毫不让步的人。 | 李晓明《平原枪声》:“马英从他爹那里继承下来唯一的财产,就是这一身硬骨头,根本不吃这一套。” |
qiáng zuǐ yìng yá强嘴硬牙 | 谓能说善辩。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花永喜娘们,胆大心尖,强嘴硬牙,老花说不过她,干仗总是吃败仗。” |
xīn gāo qì yìng心高气硬 | 气:气势;硬:坚。心气高傲,自视不凡。 | 明·王錂《春芜记·反目》:“你平日里心高气硬,笑伊家今日无计谋生!” |
qī yìng pà ruǎn欺硬怕软 | 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强硬的,害怕软弱的。指吃硬不吃软。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欺硬怕软,吃苦不甘,你休只因亲事胡扑俺。” |
qiáng gōng yìng nǔ强弓硬弩 | 强:强劲的,有力的;弩:古代发箭的机械。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形容武器精良。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古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 |
ruǎn yìng jiān shī软硬兼施 | 同时涉及或具有几个方面。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兼施:同时施展。 | 张扬《第二次握手》:“这位神甫满脸堆笑,帮着苏凤麒一唱一和,软硬兼施地劝告苏冠兰结婚。” |
shēng lā yìng chě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曹禺《日出》第四幕:“福升生拉活扯地将黄省三向外拖。” |
yìng zhé tóu pí硬着头皮 | 勉强去做难度较大的事。 | 曾朴《孽海花》第27回:“以后更难相处,只好硬着头皮,老着脸子,追踪前往,不管太后的款待如何,照旧的殷勤伺候。” |
yìng yǔ pán kōng硬语盘空 | 硬:遒劲有力的语句;盘:盘旋。遒劲有力的语文盘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 | 唐·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
qī ruǎn pà yìng欺软怕硬 |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 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