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28 个临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
lín nàn bù gǒu临难不苟 | 苟:苟且。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
yù shù lín fēng玉树临风 |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
lín zhèn tuō táo临阵脱逃 |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
lín chí xué shū临池学书 |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 《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
lín nàn bù gù临难不顾 | 临:遇到;难:危难;顾:顾惜。遇到危难的时候,并不顾惜自己。形容没有私心,十分英勇。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齐王房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 |
lín shì zhì biàn临事制变 | 临到时机制定应变计划。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临事制变,困而能通,智者之虑也。” |
lín hé xiàn yú临河羡鱼 |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
lín cái gǒu dé临财苟得 | 临:面对;苟:苟且,随便。面对钱财随便求取,见利忘义。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
lín bié zèng yǔ临别赠语 |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
lín kě chuān jǐng临渴穿井 | 穿:打。临到口渴时才想到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quǎn yá xiāng lín犬牙相临 |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地相连接。 | 西汉·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甚厄塞地利。” |
qǐ jǐ yáo lín棨戟遥临 | 棨戟:古代权贵出行的仪仗;临:到。贵人从远方到来。 | 唐·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
lín dí mài zhèn临敌卖阵 | 即将上阵杀敌时,却逃离阵地。形容十分胆怯。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因为你两军对垒,临敌卖阵,敕旨教斩了你哩!” |
lín fēng duì yuè临风对月 | 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 元·丘处机《沁园春·示众》词:“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希夷。” |
rú lín shēn yuān如临深渊 | 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lín wēi shòu mìng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lín yuān xiàn yú临渊羡鱼 |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lín wēi zì jì临危自计 | 计:计算。指临到危险时刻只为自己着想。 | 后晋·刘昫《旧唐书·吴溆传》:“人臣食君之禄,死君之难,临危自计,非忠也。” |
lín shuǐ lóu tái临水楼台 | 靠近水边的楼台。比喻由于地处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 宋·汤恢《祝英台近·中秋》词:“洞庭窄,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临时抱佛脚 |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 唐 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jū gāo lín xià居高临下 | 居:处在;临:面对。处于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 北齐 魏收《魏书 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
lín kě jué jǐng临渴掘井 |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lín zhèn mó qiāng临阵磨枪 |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rú lín dà dí如临大敌 | 临:面对着。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 《旧唐书 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
lín tóng dòu bǎo临潼斗宝 | 比喻夸耀豪富、争强赌胜的行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于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 |
lín wēi shòu mìng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xià lín wú dì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