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1 个肆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iǎo yān sī sì狡焉思肆 | 见“狡焉思启”。 | 晋·潘岳《关中诗》:“蠢尔戎狄,狡焉思肆。” |
qīng shì sì zhì轻世肆志 | 藐视世俗,放荡心志。 |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吾与富贵而泏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
zhí ér bù sì直而不肆 | 直:平直;肆:放肆。指耿直而不放肆。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qiú mǎ yú táng sì求马于唐肆 |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 庄周《庄子 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马处也。” |
chái hǔ sì nüè豺虎肆虐 | 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 汉·张衡《南都赋》:“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fàng yì sì zhì放意肆志 | 纵情而无所顾忌。 | 宋·苏轼《超然台记》:“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
sì yán rú kuáng肆言如狂 | 狂:疯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 | 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宣和七年正月望夜,京师太一宫张灯,观者塞道。二人坠于池,宫率急拯之,不肯上,肆言如狂。” |
qiú mǎ táng sì求马唐肆 | 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 《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
hóng zhōng sì wài闳中肆外 | 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尽量发挥。 | 唐 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
sì wú jì dàn肆无忌惮 |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