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49 个至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ī bǐng zhì gōng一秉至公 | 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
lián mèi ér zhì联袂而至 | 比喻一同来到。 | |
rú cháo yǒng zhì如潮涌至 | 像潮涌一样,比喻某种事物来势甚猛。 | |
jiàn zhì jiā jìng渐至佳境 | 见“渐入佳境”。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
hé suǒ bù zhì何所不至 | ①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什么坏事都干。 | |
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 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 |
jī hán jiāo zhì饥寒交至 | 同“饥寒交迫”。 | 晋·陶潜《劝农》诗:“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
rú huò zhì bǎo如获至宝 |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
zhǐ yú zhì shàn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qún xián bì zhì,shào zhǎng xián j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毕:全。各种贤人、老少聚集在一起。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qún xián bì zhì群贤毕至 | 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yī zhì yú sī一至于斯 | 同“一至于此”。 | 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
jīn shí zhì jiāo金石至交 | 见“金石之交”。 | 清·洪楝园《后南柯·招驸》:“卑人与令兄金石至交,今与娘子又琴瑟永好,想是前缘分定呢。” |
tōng qián zhì hòu通前至后 | 见“通前彻后”。 | 《平妖传》第十一回:“先从左壁上起,将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处,次等拂过,共一十三张。” |
hóng hú jiāng zhì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rú huò zhì zhēn如获至珍 | 见“如获至宝”。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
lián piān ér zhì联翩而至 | 形容人接连来到。 | |
dīng níng zhōu zhì丁宁周至 | 丁宁:再三嘱咐;周至:周到,细致。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形容办事周到。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
rén zhì yì jìn仁至义尽 | 仁爱和正义的行动到了头。旧指诚心报答有助于农事的神灵。对人的爱护、容忍、原谅与帮助;达到尽心尽力的最大限度。 |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
ěr ān yuǎn zhì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kuǎn qǔ zhōu zhì款曲周至 | 款曲:殷勤。待人殷勤,照顾周到细致。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一知其款曲,讯问周至。”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shí zhì míng guī实至名归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
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qíng zhì yì jìn情至意尽 |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 唐 孔颖达疏《诗 大雅 板》:“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 |
zhāo fā xī zhì朝发夕至 | 早上出发;晚上到达。 | 唐 韩愈《鳄鱼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
zhì sǐ bù biàn至死不变 | 至:到。到死都不变。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guān huái bèi zhì关怀备至 | 关心得无微不至。 |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
bīn zhì rú guī宾至如归 |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
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jiā zhì hù xiǎo家至户晓 | 晓:告知。到每家每户宣传,使每家每户都知道。 | 《旧唐书 魏漠传》:“虽然,疑似之间,不可家至而户晓。” |
zhì yú cǐ jí至于此极 | 至:到。到了这般绝境。指痛苦到了极点。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
gǔ ròu zhì qīn骨肉至亲 | 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 《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
chōng lèi zhì jìn充类至尽 | 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
jì zhǒng ér zhì继踵而至 |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至:到,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 《晋书·段灼传》:“由是四方雄俊继踵而至,故能世为强国,吞灭诸侯,奄有天下。” |
wěn jǐng zhì jiāo刎颈至交 |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比喻情谊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清·遯庐《童子军·卖友》:“倘若将他首发,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做成一个负心贼子么?” |
wú wēi bù zhì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zì shǐ zhì zhōng自始至终 | 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 | 《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
jiā zhì hù chá家至户察 | 到每家每户去察看。 | 宋·曾巩《洪范传》:“夫天下至广,不可以家至户察,而能用其聪明于大且远者,盖得其要也。” |
shí zhì yùn lái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
fēn zhì tà lái纷至沓来 |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 宋 楼钥《<洪文安公小隐集>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
zhì rén wú mèng至人无梦 |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
biāo jǔ diàn zhì飙举电至 | 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 汉 桓宽《盐铁论 世务》:“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飙举电至。” |
mó dǐng zhì zhǒng摩顶至踵 | 犹摩顶放踵。 | 南朝·陈·沈炯《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僧辩等荷相国湘东王泣血衔冤之寄,摩顶至踵之恩,能不沥肝抽肠,共诛奸逆。” |
zhì sǐ bù èr至死不二 | 至:到。到死不改变。 |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盖内臣性贪苟得,至死不二,遂传为笑柄。” |
zhì gāo wú shàng至高无上 |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
zhì qīn gǔ ròu至亲骨肉 | 至亲:关系最近的亲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最亲近的亲属。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除是至亲骨肉,终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
jiē zhǒng ér zhì接踵而至 |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
zhì xīn cháo lǐ至心朝礼 | 至心:诚心。指诚心诚意地朝拜礼敬。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释道》:“《晋书·王嘉传》:‘人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