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7 个介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áo bù jiè yì毫不介意 | 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
gěng jiè zhī shì耿介之士 |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指正直的人。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
yī jiè zhī shì一介之士 |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
yī jiè zhī cái一介之才 | 微小的才能。 | 《后汉书·杜诗传》:“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兴建庠序,启设郊丘,一介之才必记,天文之典咸秩。”吕向注:“一介,谓小才也。” |
cháng lín fán jiè常鳞凡介 | 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 |
shà yǒu jiè shì煞有介事 |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宋 陆九渊《语录下》:“先生曰:‘某何尝不教人读书,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
yī jiè shū shēng一介书生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