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缨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6 个缨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huó zú zhuó yīng濯足濯缨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jié yīng fú jiàn结缨伏剑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
yuàn shòu cháng yīng愿受长缨长缨:长绳子,比喻革命力量。比喻愿为国家效力。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zōu yīng qí zǐ邹缨齐紫比喻上行下效。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pī fā yīng guàn披发缨冠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yīng ruí zhī tú缨緌之徒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