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蒙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2 个蒙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méng zài gǔ lǐ蒙在鼓里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2回:“只可怜同秀如蒙在鼓里。”
fā méng zhèn luò发蒙振落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wú xià ā méng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晋 虞溥《江表传》:“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fā méng jiě huò发蒙解惑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méng yǐ yǎng zhèng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méng hùn guò guān蒙混过关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林予《雁飞塞北》第34章:“你是想靠这场大水来蒙混过关!不行,这一关你过不了。”
hú qiú méng róng狐裘蒙戎狐裘的皮毛凌乱。亦以喻国政混乱。《诗·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kuàng ruò fā méng旷若发蒙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三国 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yún wù mí méng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méng miàn sàng xīn蒙面丧心蒙:包,遮蔽。遮起脸面,不讲良心。比喻厚颜无耻,伤天害理。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
fā méng zhèn kuì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蒙振聩。”
méng mèi jí jù蒙袂辑屦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