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行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xíng tóng gǒu zhì行同狗彘 |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 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
bà dào héng xíng霸道横行 | 横行霸道,蛮横无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
bù sè xià liú,bù zhǐ bù xíng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 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 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xíng shī zǒu gǔ行尸走骨 | 见“行尸走肉”。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为阴冥下鬼,毕于朽腐,可谓愍嗟,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
dú wàn juàn shū,xíng wàn lǐ l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万:指很多。形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 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古人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最好有‘读万卷书’的书本知识和‘行万里路’的生活知识。” |
cǎo shuài xíng shì草率行事 |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形容办事不认真 | 毛泽东《镇压反革命必须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务必纠正一切草率行事的偏向。” |
jì xíng lǜ yì计行虑义 | 计:计策。行:实施。虑:考虑。义:道义。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慎行论》:“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 |
xī yǔ shé xíng膝语蛇行 |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事,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
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讷于言,敏于行 |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yán bù yuàn xíng言不愿行 | ||
hú xíng luàn wéi胡行乱为 | 犹胡作非为。 | 清·陈天华《警世钟》:“既我是这个国的国民,怎么可以不管国家的好歹,任那皇帝官府胡行乱为呢?” |
qián dé yǐn xíng潜德隐行 | 谓不为人知的德行。 | 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士之为善者,虽潜德隐行,必有时而发。” |
xíng háo xiàng kū行号巷哭 | 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 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
cāi quán xíng lìng猜拳行令 | 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带脱衣,尽情欢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迹。” |
bàn lù xiū xíng半路修行 |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 参见“半路出家”。 |
gǎi xíng wéi shàn改行为善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 |
yè sù xiǎo xíng夜宿晓行 | 天黑就住下,天亮就赶路。形容长途赶路的辛苦。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4卷:“孙九领书,夜宿晓行,直至吴江延陵桥下。” |
gōng xíng tiān fá龚行天罚 |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皇矣汉祖,龚行天罚,赫赫明明。” |
zhào gōng xíng shǎng照功行赏 | 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奖赏。 | 明 郭勋《英烈传》第二十八回:“卿等俱宜协力同心,辅成大事,所有富贵,我当照功行赏。” |
xíng bù gù yán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
gè xíng qí shì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两者俱贤,各行其是。” |
xíng bù fù yán行不副言 | 谓言行不一。 |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
yán cóng jì xíng言从计行 | 见“言行计从”。 | 《新唐书·李德裕传》:“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 |
fēng xíng yī shì风行一世 | 谓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 | 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 |
wēi yán wēi xíng危言危行 |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
fēng xíng yǔ sàn风行雨散 | 同“风流云散”。 |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
xíng sī zuò yì行思坐忆 |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 宋 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
shuǐ xiǔ shān xíng水宿山行 | 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 | 唐·李嘉佑《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诗:“一官万里向丰溪,水宿山行鱼浦西。” |
xíng sè é méi行色怱怱 | 见“行色匆匆”。 | |
xíng guò hū gōng行过乎恭 | 行:所作所为;乎:相当“于”。所作所为过于恭敬。指恭敬过度。 | 《周易·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有尺水行尺船 |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
dǒu zhé shé xíng斗折蛇行 |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zhí dào ér xíng直道而行 | 比喻办事公正。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yán xíng yī zhì言行一致 |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 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
fēng chè léi xíng风掣雷行 | 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 清·无名氏《游越南记》:“洋场马路,纵横井井,虽不及上海之平坦,而马车洋车往来络绎,风掣雷行。” |
shān zhǐ chuān xíng山止川行 | 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 清·唐甄《潜书·两权》:“诚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势也;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者也。” |
qū xué bì xìng曲学诐行 |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 宋·陆九渊《与张辅之书》:“古之所谓曲学诐行者,不必淫邪放僻,显显狼狈,如流俗人不肖子者也。”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砺行 | 见“砥节励行”。 | 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
gāo shì zhī xíng高世之行 | 高世:超出世人;行:行为。超出世俗的行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盖晁错列传》:“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 晋 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 |
gǒu xíng láng xīn狗行狼心 |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
lì xué dǔ xíng力学笃行 | 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 宋 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
nì shuǐ xíng zhōu逆水行舟 | 逆着水流行船。比喻在前进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 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
mào hé xíng lí貌合行离 | 见“貌合神离”。 |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疏,貌合行离。” |
bīng xíng guǐ dào兵行诡道 |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先秦 孙武《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 |
zì lǐ háng jiān字里行间 | 字词里边;文句中间。指文章字句间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 南朝 梁 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
cǎo yǎn fēng xíng草偃风行 | 见“风行草偃”。 | |
huò bù dān xíng祸不单行 | 祸:灾难;行:到来。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
ēn wēi bìng xíng恩威并行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xíng zhī wéi jiān行之惟艰 | 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
xíng cháng dài jīng行常带经 | 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
bián yú shī xíng便宜施行 | 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同“便宜从事”。 | 《史记 萧相国世家》:“[萧何]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 |
xíng zhě ràng lù行者让路 | 行走的人相互让路。谓大家都谦逊有礼。 | 《孔子家语·好生》:“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
tiān xíng shí qì天行时气 |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 《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儿行千里母担忧 |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
shuǐ dào yú xíng水到鱼行 |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
huò lù gōng xíng货赂公行 | 赂;贿赂;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活动的行为;公行:公开做。公开以财货行贿受贿。 | 《魏书》:“三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 |
shí háng jù xià十行俱下 |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 《梁书 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
mò jié xì xíng末节细行 | 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之所谓小人儒者,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 |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 |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 |
gǎi xíng zì xīn改行自新 |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 《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
xíng bù rú fēi行步如飞 | 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 宋·洪迈《夷坚丁志·李茇遇仙》:“至寺门下,觉身轻神逸,行步如飞,洎归舍,不复饮食。” |
láng xīn gǒu xíng狼心狗行 |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
gōng chéng xíng mǎn功成行满 |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
diàn zhào fēng xíng电照风行 | 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比喻影响甚大。 |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电照风行,声驰海外。” |
yī yán yī xíng一言一行 | 每句话,每个行动。 | 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
héng xíng bà dào横行霸道 |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fēng xíng léi lì风行雷厉 |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
kàn rén xíng shì看人行事 | 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 | 老舍《离婚》:“大概他也看人行事,咱平日不招惹他,他怎好意思赶尽杀绝。” |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
xíng gǔ zhì jīn行古志今 | 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 | 《逸周书·常训》:“始之以古,终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
huì lù gōng xíng贿赂公行 |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 《陈书 皇后传 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
guī yì qí xíng瑰意奇行 | 见“瑰意琦行” | 刘师培《文说·宗骚》:“瑰意奇行,超然高举。” |
fēng xíng diàn sǎo风行电扫 | 见“风行电击”。 | 《隋书·韦洸传》:“公鸿勋大业,名高望重,率将戎旅,抚慰彼方,风行电扫,咸应稽服。” |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三句不离本行 |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
xíng yuǎn bì zì ěr,dēng gāo bì zì bēi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 自;从;迩:近;卑:低下。走远路必须要从近处开始,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bèi rì bìng xíng倍日并行 | 日夜赶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
xíng yǒu yú lì行有余力 | 谓做好正常工作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 | 《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shèn yán shèn xíng慎言慎行 | 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 |
yóu xíng shì wēi游行示威 | 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些口号下煽动一部分人游行示威,蓄谋让外国人把他们的言论行动拿到世界上去广为宣传。” |
kǎn zhǐ liú xíng坎止流行 |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 语出《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
lóng xíng hǔ bù龙行虎步 | 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像老虎那样矫健。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如龙虎不凡。旧时指帝王的仪态。 | 《宋书 武帝纪》:“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
xíng chéng yú sī行成于思 | 品德的养成在于能思考。 | 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wǒ xíng wǒ sù我行我素 |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xíng bīng bù zhèn行兵布阵 | 行兵:出兵。带兵出征和布置战斗阵势。泛指军事指挥之术。亦作“行兵列阵”。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回:“有一将,名继业,人号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
lì xíng gōng shì例行公事 | 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比喻走形式。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
xíng bù shèng yī行不胜衣 |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
gé háng rú gé shān隔行如隔山 |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 |
yán xíng xiāng guǐ言行相诡 |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
qī shí èr háng七十二行 | 泛指各行各业。 | 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
zhàng yì xíng rén仗义行仁 | 注重义气,施行仁德。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
zhàng rén háng丈人行 | 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行:行辈。指长辈。 |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上》:“单于乃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 |
dào xíng nì shī倒行逆施 |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fēi qián bù xíng非钱不行 | 指官场黑暗,贪污成风,办事没有钱打通关节是行不通的。 | 唐·张鷟《朝野佥载》:“愔问故,答曰:‘当今之选,非钱不行。’” |
xíng sè cōng cōng行色匆匆 |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
shé wú tóu bù xíng蛇无头不行 | 行:走。比喻一个集体没有带头的就行动不起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8回:“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大都弃城逃生,各走各路。” |
jiǔ háng bā yè九行八业 | 指各种行业。 | 顾笑言《你在想什么》:“矿山是除了神话中的仙境之外,最令人神往的去处,而三教九流,九行八业之中,矿工是最崇高的职业。” |
jì gōng xíng shǎng计功行赏 |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韩非《韩非子 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
chàng xíng wú ài畅行无碍 |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流通。多指事情能顺利地进行。亦作“畅通无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