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8 个慈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í méi shàn mù慈眉善目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 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fù cí zǐ xiào父慈子孝 |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 《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xīn cí miàn ruǎn心慈面软 | 心地慈和,拉不下脸面。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我又是个心慈面软的人,凭心撮弄我,我还是一片痴心。” |
jiǎ cí bēi假慈悲 | 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 毛泽东《论鲁迅》:“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 |
xiào zǐ cí sūn孝子慈孙 |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
cí wū fǎn bǔ慈乌返哺 | 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
mǔ cí zǐ xiào母慈子孝 |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 《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ēn yú cí mǔ恩逾慈母 |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 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