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9 个袭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dǎo xí qián rén蹈袭前人 | 蹈袭:因袭,沿用。因袭前人,缺乏创新。 | 《宋史 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 |
chuán guī xí zǔ传圭袭组 | 谓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 明·宋濂《送黄仲恭赴官馀姚序》:“士君子非以传圭袭组为难,能世其德业为难。” |
chuán jué xí zǐ传爵袭紫 | 谓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
chuán guī xí zǐ传龟袭紫 | 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后汉书 阴识传赞》:“恂恂苗胤,传龟袭紫。”李贤注:“公侯紫绶金印龟纽。” |
dǎo cháng xí gù蹈常袭故 | 蹈:踏;遵循;袭:固袭;继承;常、故:惯常的;旧的。遵循常规旧法。形容办事只会按照老的规矩;不会创新。 | 宋 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 |
tū rán xí jī突然袭击 |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
dǎo xí fù zhé蹈袭覆辙 |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 《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轧辙。” |
réng lòu xí jiǎn仍陋袭简 | 因陋就简。谓凭借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 《明史·王铭传》:“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 |
xí gù dǎo cháng袭故蹈常 | 袭:沿袭;故:老办法;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 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