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班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1 个班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ná bān zuò shì拿班做势装模作样,摆架子。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5回:“左右是那几句东沟篱、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那胡歌野词,就拿班做势起来。”
bān mén diào fǔ班门调斧班: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调:耍弄。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庸碌小巫,怎敢在班门调斧,然老先生台命殷殷,又不敢违,却将奈何?”
shì nǚ bān tóu仕女班头仕女:美女;班头:第一。指第一美女。元·王实甫《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
bān jīng dào gù班荆道故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
bān bó lù lí班驳陆离形容色彩杂沓。参见“斑驳陆离”。
àn bù jiù bān按部就班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àn bù jiù bān按步就班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语出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bān xiāng sòng yàn班香宋艳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早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
bān gōng xíng shǎng班功行赏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qū yàn bān xiāng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
bān mén nòng fǔ班门弄斧班:鲁班;即公输子;春秋时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