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昭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9 个昭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diē dàng zhāo zhāng跌宕昭彰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南朝 梁 萧统《序》:“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ěr mù zhāo zhāng耳目昭彰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zhāo zhāo zài mù昭昭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zhāo rán ruò jiē昭然若揭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zhòng mù zhāo zhāng众目昭彰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昭彰:明显。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见得轻放过了你。”
chòu míng zhāo zhù臭名昭著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sī mǎ zhāo zhī xīn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è jì zhāo zhe恶迹昭着昭著:显着,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