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3 个猿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uán hè chóng shā猿鹤虫沙 | 比喻战死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士。 | 晋 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
yuán tí hè lì猿啼鹤唳 |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
fēng yāo yuán bèi蜂腰猿背 | 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
wáng yuán huò mù亡猿祸木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
yuán bēi hè yuàn猿悲鹤怨 |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宋 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之二:“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 |
yuán xué huài shān猿穴坏山 |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 汉·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
xīn yuán yì mǎ心猿意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
jīng yuán tuō tù惊猿脱兔 |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
yuán hóu qǔ yuè猿猴取月 |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
hè lì yuán shēng鹤唳猿声 | 鹤鸣猿啼。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 | 明·梅鼎祚《玉合记·酧负》:“早除却花魔酒病,惯闻他鹤唳猿声,守清夜药垆丹鼎。” |
niǎo kū yuán tí鸟哭猿啼 |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 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
qióng yuán tóu lín穷猿投林 |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 《晋书·李充传》:“穷猿投林,岂睱择木。” |
hú mèi yuán pān狐媚猿攀 | 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 明 刘体乾《财用诎乏恳乞圣明节省疏》:“其间狐媚猿攀,途辙不一;蝇营狗窃,窠臼且多,臣不能悉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