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执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7 个执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hí biān suí dēng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míng huǒ zhí zhàng明火执杖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zhí biān suí dèng执鞭随镫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fù jiān zhí ruì负坚执锐负:以背载物;坚:铠甲;执:拿着;锐:兵器。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君等久负坚执锐,卫驾远征。”
jiān zhí bù cóng坚执不从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官劝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争奈元帅坚执不从。”
míng huǒ zhí zhàng明火执仗明:用为动词;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开劫掠;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huàn jiǎ zhí bīng擐甲执兵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gù zhí bù tōng固执不通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变通。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个固执不通的吴翘胡子。”
zé shàn gù zhí择善固执固执:坚持不懈。对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坚持执行。上官鼎《阳光三叠》第29章:“择善固执,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gè zhí jǐ jiàn各执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两人争辩到这儿,就有点各执己见,搁不下来。”
zhí niú ěr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zhí biān zhuì dèng执鞭坠镫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若得与兄长执鞭坠镫,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
jué lì zhí měng攫戾执猛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汉·张衡《南都赋》:“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tí pái zhí jǐ提牌执戟牌:古代兵器盾;戟:古代兵器。形容身份低微。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zhí mí bù fǎn执迷不反见“执迷不返”。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若执迷不反,拒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赦。”
gù zhí jǐ jiàn固执己见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zhí fǎ fàn fǎ执法犯法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