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井底银瓶井底银瓶的故事

井底银瓶的成语故事


拼音jǐng dǐ yín píng

基本解释银瓶:银制汲水器。银瓶掉到井底。比喻前功尽弃。

出处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乐府》:“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断;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暂未找到成语井底银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井底银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一竹竿打到底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一竿子捅到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骂到了皇帝头上。”
丁公凿井汉 王充《论衡 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下井投石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临渴掘井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临渴穿井《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书囊无底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云龙井蛙清·周鲁《类书纂要》:“云龙喻贵,井蛙喻贱。”
井中视星《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井井有条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井井有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女外理生计,内训孤儿,井井有法。”
井井有绪柳青《狠透铁》:“起早贪黑地奔波,饲养上、副业上、保管上,样样项项料理得井井有绪。”
井底之蛙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井水不犯河水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
井渫莫食汉·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井然有序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井蛙醯鸡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泄哉!余闻乎蛙醯鸡哉之不若也。”
冤沉海底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我指望忍辱偷生,还图个报仇雪耻,不道这贼原放我不过。我死也罢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
刨根问底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历井扪天宋 苏辙《卜居赋》:“诸子送我,历井扪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取辖投井《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坎井之蛙庄周《庄子 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头重脚轻根底浅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守口如瓶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寻根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