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的故事

巧夺天工的成语故事


拼音qiǎo duó tiān gōng

基本解释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出处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暂未找到成语巧夺天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巧夺天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予一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七年之中,一予一夺,二三孰甚焉?”
一唱雄鸡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一天星斗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一手托天
一手遮天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一掌遮天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你还敢一掌遮天吗?’”
一朝天子一朝臣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飞冲天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十三天《胜鬘宝窟》卷下:“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国言悉怛梨余恶卫陵,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国音不同耳。”
三天两头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三星在天《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不共戴天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不啻天渊清 李渔《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
不知天高地厚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不见天日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与天地同休《神异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复生,与天地同休,无干时。”
与天地同寿战国·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丧尽天良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义薄云天《宋书 谢灵运传论》:“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乐天安命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乐天知命《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乱坠天花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把个现在功德,说得乱坠天花,眼灼灼就似活现一般。”
争分夺秒《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争名夺利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