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延颈就缚延颈就缚的故事

延颈就缚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 jǐng jiù fù

基本解释延:伸;就:接受;缚:捆绑。伸出脖子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今者朝廷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乞恕罪。”


暂未找到成语延颈就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延颈就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挥而就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不堪造就茅盾《蚀 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从俗就简宋 周辉《清波别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必旋检本,模仿笔画,从俗就简。
从容就义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作茧自缚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便还就孤
俯首就缚
刎颈之交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刎颈至交清·遯庐《童子军·卖友》:“倘若将他首发,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做成一个负心贼子么?”
功不成,名不就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功成业就范长江《塞上行·行纪·忆西蒙》:“岳飞功成业就之时,即高宗寝时不安之日。”
功成名就《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去危就安《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去本就末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各就各位徐迟《汉水桥头》:“所有的人已各就各位,摆好了阵势。”
听见风就是雨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因陋就寡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因陋就简汉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家成业就《红楼梦》第十九回:“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
将机就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4回:“那段氏刁顽,如或不允这头亲事,设或有个破绽,为害不浅。只得将机就机罢。”
将机就计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如今将机就计,着这渔翁推切鲙,走向前去,一剑刺了刘备。”
将计就计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将错就错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就事论事宋 杨时《杨龟山集 荆州所闻》:“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其善心,而革其非,不止就事论事。”
就地取材《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屈高就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延颈举踵先秦 庄周《庄子 法箧》:“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
延颈企踵汉·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四面内向,喁喁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