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照单全收照单全收的故事

照单全收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ào dān quán shōu

基本解释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

出处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语说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与他较量,照单全收了罢。”


暂未找到成语照单全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照单全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应俱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一揽包收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指台抹凳,担汤担水,一揽包收,多是他上前替力。”
万全之策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不可收拾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两全其美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五味俱全《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以偏概全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俱收并蓄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全其首领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全军覆没《旧唐书 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全军覆灭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全力以赴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全受全归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全家福张爱玲《浮花浪蕊》:“多数是住宅外阳光中的小照片,也有照相馆拍的全家福。”
全局在胸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全心全意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全无人性
全无心肝《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无心肝。’”
全智全能毛泽东《党内团结的辨证方法》:“我看要是自称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样,那种思想是不妥当的。”
全民皆兵王朔《痴人》:“我知道这种勾当已发展到五花八门、全民皆兵的程度。”
全知全能郭沫若《郑成功》第四章:“全知全能的主是大公无私的。”
全神贯注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全科人儿
全身远祸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前人种德后人收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归田自寿》:“恰才个绕蜗居编菊篱,又报道步蟾宫折桂手,端的是前人种德后人收。”
匹马单枪宋 释道元《景德传灯录 汝州南院和尚》:“问:‘匹马单枪来时如何?’师曰:‘待我斫棒。’”
十全十美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十全大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