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气息奄奄气息奄奄的故事

气息奄奄的成语故事


拼音qì xī yǎn yǎn

基本解释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暂未找到成语气息奄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气息奄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息万变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一息奄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
一气呵成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一鼓作气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上气不接下气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下气怡声西汉 戴圣《礼记 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下气怡色《礼记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不遑宁息《三国志 吴书 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东来紫气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丧气鬼
串通一气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买牛息戈明·何景明《雁门太守行》:“太守下牛,买牛息戈。”
亢心憍气
人亡政息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仰人鼻息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休养生息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低声下气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低声哑气《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偃旗息鼓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傻里傻气欧阳山《三家巷》:“阿炳这孩子傻里傻气,又蠢又笨,打铁不成,当鞋匠也不成。”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明 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元龙豪气《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氾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凛然正气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坦然,眉宇间凛然正气,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
出气筒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他不愿向她发火,不愿拿她当出气筒子。”
出言吐气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
分形连气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剑气箫心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