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废寝忘食废寝忘食的故事

废寝忘食的成语故事


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基本解释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暂未找到成语废寝忘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废寝忘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三旬九食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晋·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不可偏废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不废江河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不忘故旧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不食之地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不食人间烟火宋·阮阅《诗话总龟》第九卷:“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中道而废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举一废百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百废百也。”
乐以忘忧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乐而忘归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巡狩,乐而忘归。”
井渫莫食汉·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伴食中书《宋史 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修旧利废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公而忘私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兴灭举废明·刘基《杞子来潮》:“胥教胥海,以引以为翼,以继武王周公兴灭举废之心,可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凿饮耕食汉 王充《论衡 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半途而废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半面不忘《北齐书 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卑宫菲食语出《论语 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同盘而食《魏书 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嗷嗷待食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
因噎废食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
太上忘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宠辱皆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宵衣旰食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