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直木先伐直木先伐的故事

直木先伐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í mù xiān fá

基本解释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出处《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暂未找到成语直木先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直木先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往直前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一草一木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一钱不直金·元好问《晨起》诗:“多病所须惟药物,一钱不直是儒冠。”
一鞭先著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 刘琨传》。
一马当先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不乏先例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不直一文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不直一钱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与草木俱朽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
与草木俱腐《新唐书·高俭窦威传赞》:“古来贤豪,不遭兴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可胜咤哉!”
与草木同朽
与草木同腐宋·苏轼《太息送秦少章》:“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
东郭先生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主明臣直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举枉措直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直厝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举直措枉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直错枉《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争先恐后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亡猿祸木《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人非土木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
人非草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仗义直言《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以夷伐夷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以直报怨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