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逢衣浅带逢衣浅带的故事

逢衣浅带的成语故事


拼音féng yī qiǎn dài

基本解释逢衣: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读书人的衣服;浅带:宽博的衣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逢衣浅带。”


暂未找到成语逢衣浅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逢衣浅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衣带水《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七次量衣一次裁
不断如带《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不绝如带《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交浅言深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人命危浅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人生何处不相逢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逢喜事精神爽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以点带面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低吟浅唱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作嫁衣裳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冠袍带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千载难逢南朝 齐 孔琇之《南齐书 临终上表》:“臣以凡庸,谬徼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
受益匪浅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吴带当风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和衣而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和衣而卧。”
天衣无缝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头重脚轻根底浅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夹枪带棍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棍,终久是个甚么主意?”
夹枪带棒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好女不穿嫁时衣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学浅才疏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安眉带眼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害人不浅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宵衣旰食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尊酒相逢唐·韩愈《赠张籍》诗:“尊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局骗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