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蠹众木折蠹众木折的故事

蠹众木折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 zhòng mù zhé

基本解释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出处《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暂未找到成语蠹众木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蠹众木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不扭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细想了想,这事不但无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
一傅众咻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一切众生《大智度论》第27卷:“如佛所说,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一切众生中佛最第一。”
一草一木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一齐众楚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馀,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万众一心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三折股为良医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扬,四遭渏摭,是以窃知乎之则。”
三折肱为良医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不折不扣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与众不同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
与草木俱朽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
与草木俱腐《新唐书·高俭窦威传赞》:“古来贤豪,不遭兴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可胜咤哉!”
与草木同朽
与草木同腐宋·苏轼《太息送秦少章》:“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
丛轻折轴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臣身远与寡,莫为之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
乌合之众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亡猿祸木《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人非土木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
人非草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于是一乡自为一国,一姓自为一群,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众人周知
众口一词唐 令狐楚《谢赐冬衣状》:“自臣而下,万口一声。”
众口一辞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众口嚣嚣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烦》:“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众口难调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