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求仁得仁求仁得仁的故事

求仁得仁的成语故事


拼音qiú rén dé rén

基本解释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暂未找到成语求仁得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求仁得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举两得《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一视同仁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万不得已明 焦竑《玉堂丛语》:“汝父欲保全身家,万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祸耳。”
万事不求人老舍《英国人》:“多数的英国人愿当鲁滨孙,万事不求人。”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不可多得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不得不尔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不得善终《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不得已而为之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不得已而求其次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不得已而用之《六韬 文韬 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不得开交
不得而知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不得要领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骞传》:“骞不得要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临财苟得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乞浆得酒唐 刘知幾《史通 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买王得羊唐·张怀瑾《书断》:“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 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亡羊得牛《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亲仁善邻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人人得而诛之《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人才难得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