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小易盈的成语故事
拼音qì xiǎo yì yíng
基本解释原指酒量小。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
出处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
暂未找到成语器小易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器小易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十八般兵器 |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抡不动那鞭、简、挝、锤。” |
一家老小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
七老八小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
三盈三虚 | 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 |
上根大器 | |
不修小节 | 《晋书 石苞传》:“石苞……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 |
不成器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不打不成器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这孩子性子野,你不要姑息他,打、骂都可以,就是不要将就他。不打不成器……” |
不拘小节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
不无小补 | 宋 朱熹《朱子全集 尚书一》:“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 |
不易一字 | 《新唐书 王勃传》:“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
不易之论 |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
交能易作 | 春秋·齐·管仲《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土、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
人小鬼大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人小鬼大,你竟敢弄这样的戏法。”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
以小见大 |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
以羊易牛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伏低做小 | 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劳,怎肯伏低做小。” |
众擎易举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现在我们大家替他打算,众擎易举,已有个成数了,不日便可奉请开复。” |
保泰持盈 | 《明史 孝宗纪赞》:“孝宗儿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
保盈持泰 | 参见“保泰持盈”。 |
倚大欺小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4回:“你就将铁锤打他,也算你倚大欺小,量窄不容。” |
做小服低 |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顺,甘于做小服低。” |
先小人后君子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
先小人,后君子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化这们说。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冠履倒易 | 《东观汉记 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
冯唐易老 |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