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衣裳盟会衣裳盟会的故事

衣裳盟会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cháng méng huì

基本解释衣:穿。穿着礼服聚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出处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暂未找到成语衣裳盟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衣裳盟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场误会王朔《人莫予毒》:“单立人和曲强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误会,但也得问下去。”
一衣带水《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七次量衣一次裁
会家不忙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强逼我们凿天,人言道:‘会家不忙’,我们别样事倒做过,凿天的斧头却不曾用惯。”
会少离多宋 辛弃疾《蝶恋花 送祐之弟》词:“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会心一笑鲁迅《通讯》:“使同类者知道也还有谁在袭击古老坚固的堡垒,较之看见浩大而灰色的军容,或者反可以会心一笑。”
会者不忙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作嫁衣裳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倒裳索领《邓析子·无厚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兴会淋漓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这父子兴会淋漓,巳牌末脱稿。”
切理会心宋·叶适《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江淮士人零落,既闻君讲说,切理会心,坐席皆满。”
切身体会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割臂之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割臂盟公《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千载一会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
单刀赴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后会无期北朝 魏衒之《洛阳伽蓝记 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殷勤。”
和衣而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和衣而卧。”
啮血为盟揆郑《哀政闻社员》:“杨度初时,倡言排满,与黄兴、刘揆一啮血为盟,图为刺客,将赫然革命之健者。”
天衣无缝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好女不穿嫁时衣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宵衣旰食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布衣之交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布衣韦带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布衣黔首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黔首。”
弱不胜衣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弹冠振衣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