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滑奸诈的成语故事
拼音diāo huá jiān zhà
基本解释刁钻、油滑、奸邪、诡诈。极其阴险狡猾。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刁滑奸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刁滑奸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以售其奸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例如张国焘,则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 |
作奸犯科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兵不厌诈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
兵以诈立 |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
军不厌诈 | 春秋·楚·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诈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 |
刁斗森严 | |
刁钻古怪 | 明 吴承恩《西游记》:“又各挂着一个粉漆牌儿,一个写着‘刁钻古怪’,一个写着‘古怪刁钻’。” |
剪恶除奸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
呆里撒奸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要恩情美满,却教我骨肉摧残。” |
大慝巨奸 | 明·文秉《先拨志始》下卷:“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
奸人之雄 |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
奸夫淫妇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
奸淫掳掠 |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谁知仍是强赊硬抢,掳掠奸淫,无所不至。” |
尔虞我诈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尔诈我虞 |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强奸民意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2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掎挈伺诈 |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
揣奸把猾 | 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 |
擒奸讨暴 |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 |
放刁撒泼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 |
故意刁难 | 浩然《艳阳天》第28章:“他明知道这个可恶的老头子在故意刁难人,既不能发火现原形,又不知怎么回答好。” |
敲诈勒索 |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
朋比为奸 | 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
油嘴滑舌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谁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内,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方好进去。” |
油头滑脑 |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
油头滑脸 |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正看之间,有小和尚疾忙进报。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摆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