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因乌及屋因乌及屋的故事

因乌及屋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n wū jí wū

基本解释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关事物。

出处《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暂未找到成语因乌及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因乌及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到乌江不肯休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世上死生皆为利,不到乌江不肯休。”
不及之法《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不因不由《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西门庆不因不由,信步走入里面观看。”
不因人热汉 刘珍《东观汉记 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丰屋之戒《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乌七八糟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 四十糟中》:“可是,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们,都闭着眼瞎混。”
乌云压顶
乌合之众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乌白马角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思君厚德委入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
乌踆兔走元·柳贯《题<瀛洲仙会图>》诗:“茅龙飞去杳无迹,乌踆兔走双跳丸。”
乌鸦嘴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我变成乌鸦嘴了。”
事出有因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郭道台就替他洗刷清楚,说了些\'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话头,禀复了制台。”
以玉抵乌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仰屋之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后之君子,傥能芟削繁芜,增广阙略,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于覆车之祸。”
仰屋著书《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信及豚鱼《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倒果为因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兔走乌飞唐 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 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兰因絮果清 龚自珍《丑奴儿令》:“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前因后果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剑及屦及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剥床及肤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
力所能及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化为乌有宋 苏轼《东坡诗 卷十五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华屋丘墟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及宾有鱼《周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于义不可及宾也。”
及时应令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及时行乐《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