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尽忠竭力尽忠竭力的故事

尽忠竭力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n zhōng jié lì

基本解释竭:尽。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出处战国 楚 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


暂未找到成语尽忠竭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尽忠竭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口吸尽西江水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一网尽扫
一网打尽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一臂之力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不自量力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不费吹灰之力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不遗余力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不遗馀力《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丧尽天良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九牛二虎之力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书不尽意《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与阳休之书曰:‘……已矣哉,书不尽意。’”
书不尽言《周易 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人尽其才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
仁至义尽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倾家竭产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假力于人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充类至尽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全力以赴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前功尽弃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力不从心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力不胜任《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力不能支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力争上游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力学笃行宋 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力小任重《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力屈势穷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亡家徇国,方寸不乱。力屈势穷,排空落翰。”
力屈道穷《周书·王思政传》:“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力微任重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