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衣宽带松衣宽带松的故事

衣宽带松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kuān dài sōng

基本解释形容人消瘦。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暂未找到成语衣宽带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衣宽带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衣带水《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七次量衣一次裁
不断如带《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不绝如带《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清·罗泽南《与蒋瀛海书》:“取古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调和其血气。”
事宽则圆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闻达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难取他,只是攻击得紧,他必死命相拒。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事宽即圆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以点带面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作嫁衣裳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冠袍带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刻不容松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犹恐内海匪船,潜赴外洋勾结,是杜绝售私之劲,实属刻不容松。”
吴带当风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和衣而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和衣而卧。”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外宽内忌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
外宽内明东汉·班固《汉书·黄霸传》:“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外宽内深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天宽地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只为他财散人离,闪的我天宽地窄,抵死待要屈脊低腰,又有会巧言令色。”
天衣无缝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夹枪带棍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棍,终久是个甚么主意?”
夹枪带棒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好女不穿嫁时衣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安眉带眼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宵衣旰食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宽以待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宽宏大度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宽宏大量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