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床架屋的成语故事
拼音dié chuáng jià wū
基本解释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暂未找到成语迭床架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迭床架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床两好 | 宋·曾慥《高摘漫录》:“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
万签插架 | 唐 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
东床坦腹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
东床快婿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
丰屋之戒 |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
仰屋之勤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后之君子,傥能芟削繁芜,增广阙略,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于覆车之祸。” |
仰屋著书 |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
八音迭奏 | 《晋书 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
剥床及肤 | 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 |
华屋丘墟 | 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压肩迭背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压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
叫苦不迭 | 《大宋宣和遗事 亨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
同床异梦 | 宋 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因乌及屋 | 《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
夏屋渠渠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
层出迭见 | 清 纪昀《<水经注>目录后校记》:“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迭见,其中脱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
屋上乌 | 《韩诗外传》第三卷:“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 |
屋下作屋 |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古人讥屋下作屋,信然!” |
屋下架屋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
屋乌之爱 | 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第六卷:“若县试第一人,必谓明府推屋乌之爱耳。” |
屋乌推爱 | 明·许自昌《水浒记·渔色》:“蒙尊嫂留小生进里面来坐,这个都是看宋公明的分上,屋乌推爱,一时相缱绻。” |
床上叠床 | 明 徐渭《<四书绘>序》:“而传注讲章,转相缠说,未免床上叠床。” |
床上安床 |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
床上施床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晋魏已来所着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床上迭床 | |
床下安床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
床下牛斗 | 《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
床头捉刀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