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强弓劲弩强弓劲弩的故事

强弓劲弩的成语故事


拼音qiáng gōng jìn nǔ

基本解释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暂未找到成语强弓劲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强弓劲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畏强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
争强斗狠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在这儿便种下了堕落的种子。”
争强斗胜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定要丧了那羞恶的良心,戴了鬼脸,千方百计,争强斗胜的去奉承那王振做甚?”
争强显胜《群音类选 北腔类 海神记 王魁诉神》:“恐怕他褒贬村,争强显胜各挝俊,惟求鸨儿心内喜。”
人强胜天《亢仓子·政道》:“故周之秩官云:人强胜天。”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于是一乡自为一国,一姓自为一群,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以弱制强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倔强倨傲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倔强而倨敖,自称老夫。”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张恨水《啼笑姻缘》第13回:“得,就是这样办,这叫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兵强则灭《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兵强将勇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兵强马壮《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剑拔弩张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劲骨丰肌唐·张怀雚《书断》:“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
勉勉强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1回:“胡镜孙说有公事面回,然后勉勉强强见的。”
博闻强志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博闻强记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博闻强识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发愤图强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国富兵强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坚强不屈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外强中干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多文强记《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奋发图强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左右开弓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差强人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干劲冲天曹禺《杂谈文艺工作》:“唐弢同志提起他看见的一幅画,画的是一竿笔直的墨竹上题‘干劲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