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激昂慷慨激昂慷慨的故事

激昂慷慨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 áng kāng kǎi

基本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清 归庄《顾天石诗序》:“太白《古风》,而寄托深远,激昂慷慨,前无古人。”


暂未找到成语激昂慷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激昂慷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同仇敌慨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
意气轩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6卷:“我见这人身虽寒俭,意气轩昂,模样又好。”
感慨万端季羡林《重返哥廷根》:“此情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感慨激昂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魏禧]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摹画淋漓。”
感慨系之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感激不尽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慨当以慷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慷他人之慨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慷慨仗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慷慨悲歌晋 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慷慨捐生清·洪昇《长生殿·埋玉》:“娘娘既慷慨捐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恩罢!”
慷慨淋漓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六回:“先颁发一篇檄文,说得堂堂正正,慷慨淋漓。”
慷慨激昂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慷慨激烈《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慷慨解囊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慷慨赴义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慷慨陈词宋 陆九渊《荆国文公祠堂记》:“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操之过激文公直《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鄂督瑞澄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
斗志昂扬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昂头天外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昂头挺胸语出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昂头阔步
昂然直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昂然而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昂藏七尺明 汪廷讷《种玉记 奇术》:“天付昂藏七尺躯,寻章摘句懒攻儒。”
昂霄耸壑宋 陈亮《祭叶正则母夫人文》:“昔余识夫人之子于稚年,固已得其昂霄耸壑之气。”
昂首伸眉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耶!”
昂首天外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