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35 个良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iáng shī yì yǒu良师益友 |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
jí rì liáng chén吉日良辰 | 吉:好;吉庆;辰:时辰。吉利的日子又加上好的时辰。指喜庆美好的日子。 | 战国 楚 屈原《九歌 乐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
liáng gōng xīn kǔ良工心苦 |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 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
jiàng yù liáng cái将遇良材 | 良材:本领高的人。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
kǔ kǒu liáng yào苦口良药 |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 《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良知良能 | 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liáng qín zé mù良禽择木 | 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
zhǔ xián chén liáng主贤臣良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唐·白居易《敢谏鼓斌》:“声闻于外、以彰我主贤臣良。” |
ān liáng chú bào安良除暴 | 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三侠五义》间在叙勇侠之士,游行村市,安良除暴,为国立功。” |
xián qī liáng mǔ贤妻良母 | 既是丈夫的贤慧的妻子;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 |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
tiān liáng fā xiàn天良发现 | 天良:人生来的良知。指人的良心又重新恢复。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若昧了良心,自然要笑;设或天良发现,自然要哭了。” |
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狡兔死,良狗烹 |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gāo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高鸟尽,良弓藏 |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 《文子 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
tiān lǐ liáng xīn天理良心 | 天理:自然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心!我在这屋里熬的越发成了贼了!’” |
liáng yǒu bù fēn良莠不分 |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 《清史稿 吴杰传》:“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 |
fù ēn mèi liáng负恩昧良 | 昧:隐藏;良:良心。辜负恩情,泯灭良心。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
xīn dì shàn liáng心地善良 |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 梁遇春《奥布伦摩夫》:“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却终于草草一生。” |
chú bào ān liáng除暴安良 | 暴:暴徒;泛指给人民带来危害的人;安:安顺、安抚;良:善良的人;良民。除掉为非作歹的坏人;安抚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0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
sān zhé gǔ wéi liáng yī三折股为良医 | 股:大腿。几次折断大腿,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扬,四遭渏摭,是以窃知乎之则。” |
liáng gōng kǔ xīn良工苦心 | 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 | 宋 刘攽《次韵苏子瞻〈韩斡马〉赠李伯时》:“良工苦心为远别,天机要眇潜得之。” |
jū xīn bù liáng居心不良 |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
xián mǔ liáng qī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鲁迅《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 |
qí féng dí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
cún xīn bù liáng存心不良 |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三折肱为良医 |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qí féng duì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4回:“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
liáng chén jí rì良辰吉日 | 良:好;辰:时日;吉:吉利。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 战国 楚 屈原《九歌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
zuò shī liáng jī坐失良机 |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
jīn yù liáng yán金玉良言 |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liáng yǒu bù qí良莠不齐 | 莠:长得像谷子一样的野草。庄稼和野草混杂在一起分不出来。比喻好人坏人在一起不易区分。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至我辈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 |
bī liáng wéi chāng逼良为娼 | 逼:逼迫;良:身家清白;娼:妓女。强迫良家妇女卖淫。比喻被迫干坏事。 | 《文汇报》1989.5.28:“反映逼良为娼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
yòng xīn liáng kǔ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丧尽天良 |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
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狡兔死,良犬烹 |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 《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
tiān dì liáng xīn天地良心 | 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